缩骨大头鱼又名缩骨鳙鱼、缩骨花鲢,其鱼身体长为普通花鲢的二分之一,头部大,鱼身收缩成像菜刀模样故称缩骨花鲢鱼,2009年顺德区水产站试验性用特亚低温物理方法处理后培育出来。
1、养殖介绍: 在进行养殖品种调整时,有一些品种虽然不是很名贵,但很受顾客欢迎,市场价格与经济效益也较高,缩骨大头便是其中之一。缩骨大头又叫缩骨鳙、缩骨花鲢等。据有关学者的研究,缩骨大头并不是一个 品种,而是鳙鱼幼苗阶段因生态环境的突变而引起的生理突变,由于其脊椎骨后半部被压缩,致使鳙鱼不能正常地生长,变成畸形。 缩骨大头在分类学上与鳙鱼一样,隶属于鲤形目、鲤科、鱅属,广东人喜将鳙鱼称为大头、花鲢,故缩骨鳙鱼通称为缩骨大头、缩骨花鲢便不足为怪了。 缩骨大头主要特征是:体型跟鳙鱼一样,体腹面自胸鳍基部至腹鳍基呈圆形,头大而圆胖,吻短,身体中部、尾部因脊椎骨压缩,比我们常见的鳙鱼身体短,整个鱼体呈胖圆形,游动时也比较迟钝。其外型虽然不美观,但肉味鲜美而甘香,蒸、煮、打边炉皆宜。目前价格也远比鳙鱼高,而且市场上产品量少,还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,所以是一种理想的养殖水产品。 缩骨大头的养殖方法与养殖鳙鱼的方法基本一样,一般是作为混养鱼类而不是主养鱼类。在池塘中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,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,也摄食人工投喂的粉料。据研究,投喂的混合粉料其粗旦白以25%-30%效果较好。 在养殖时,先将具有缩骨大头性状的鳙苗逐步拉疏标粗,放种的规格以200-300克/尾效果较好。根据养殖池塘的大小、深浅、肥瘦程度与主养鱼类的品种、数量和规格而决定放养数量。一般的池塘亩放缩骨大头5-8尾,另放养鱅鱼20-25尾(规格以250克/尾为宜)。按照常规养殖鳙鱼每年分3 -4上市次,而缩骨大头因其体型发生畸变,生长速度比鳙鱼缓慢,需二年,甚至更多一些时间才能达到上市的商品规格,所以要继续在池塘中养殖。 目前,发展养殖缩骨大头的主要问题是种苗未能解决,因其种苗只来源于江河捕捞或人工繁殖中缩骨畸形的鱼苗,数量不多。然而,有兴趣而又能找到种苗养殖者,将可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。
大头鱼也叫花鲢鱼1、放养前的准备工作: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,一般为4-8亩,水要较深,一般1.5-2米。
放养前应施**肥料以培养,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,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。
2、夏花放养:放养时间一般为5-6月份,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,一般采用混养,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,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,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,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,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。
鱼种池一般是2-3种混养,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、鲤鱼。
3、饲养管理: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,池水要求肥沃,浮游生物量要多,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,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,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。
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“四定”原则,即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,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,降低饵料系数,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。
4、日常管理:每天早晨巡塘一次,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,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杂物,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、食物消毒。
以保护池塘卫生;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,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,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,做好防逃、防盗和鱼病、敌害防治工作。
5、并塘和越冬:秋末冬初,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,鱼已不摄食,这时须将鱼捞出,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,主意在并塘**周停止投饲,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,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小心细致,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,蓄养池水深在2米以上,向阳背风,少污泥,并塘后应在结冰时防止缺氧,严防水鸟的危害。
准备工作:鱼种放养的水域面积要求为4-8亩,水深1.5-2M。放养前应适量施用**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。
鱼种放养时间和养殖方式:一般为5-6月份,放养方式一般采用混养,可以充分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。可以混养少许白鲢、鲤鱼。
日常观察:每天巡塘一次,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;消除杂草和水中杂物,清扫食台并对食台、食物进行消毒。
预防手段:保持放养塘卫生;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、生病情况,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,做好防逃、防盗和鱼病、敌害防治工作。
喂食要求:花鲢鱼种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,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。除放养前施基肥外,夏季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,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营养均衡。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。
环境控制: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,须将鱼捞出,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,注意:在并塘**周停止投饲,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,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。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,向阳背风,防止缺氧。